18世纪末英国和法国关税战的利器-《谷物法》

人气 1503   2012-9-5 17:46

英法之间的关税战也连绵不断。在18世纪末,法国曾用法令和高关税阻止英国商品输入,于是爆发了1815年的英法战争。战后,英国的机制工业品大量进入法国,极大地威胁法国的民族工业。所以,在法国的1816年、1820年、1823年、1826年、1836年历次关税税则中,都规定了高关税。1822年的税率曾高达120%。英法之间的关税战直至1860年1月28日正式签订《科布登一谢瓦里埃条约》才告一段落。
英国的《谷物法》更能说明关税成为国际资本相互斗争的武器。17世纪以前英国生产的谷物自给有余,且经常输出。自产业革命开始后,经济迅速发展,人口大量增加,谷物不足,需要进口。而大地主阶级为了保持高昂的粮价和高额地租,采用高额关税阻止谷物进口。在1670年的《谷物法》中规定,当英国每夸特小麦价格低于53先令4便士时,征税16先令,每夸特价格在53先令4便士至80先令时,征税8先令。这样使用滑动关税的目的在于维持国内谷物的高价,不因廉价小麦进口而降低国内价格。1778年修改的《谷物法》规定,只有当每夸特小麦价格超过48先令时,方准许小麦进口。1791年又颁布新的《谷物法》,规定每夸特小麦价格低于60先令时,如再进口小麦,即应课以高额关税。1815年的《谷物法》规定,每夸特小麦价格低于80先令时,绝对禁止谷物进口。《谷物法》中的关税率曾随小麦价格的变动作过大约十次修改。
《谷物法》使英法等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。对此,1844年法国的经济学家弗雷德里克·巴师夏在‘法国和英国的关税对两国国民前途的影响”一文中有详尽的描写。1845年至1847年爱尔兰发生一场严重的饥荒,仅1847年冬季就饿死人达26万之多。有人将其归咎于坏收成,然而真正的原因要比这深刻得多,它是政治性的。当时不能通过廉价的进口来弥补歉收的不足,恰恰相反,国内本已短缺的粮食甚至被用来出口。其罪魁便是保护主义的《谷物法》。该法对外国粮食征收高关税,而对国内的粮食出口却给予国家补贴口”。

  关注度: 1503   Baidu: 3   360: 2   Google: 0   其他: 0

推荐您可能感兴趣:

返回顶部
法国中文站 | 添加收藏 联系方式见首页
本站绝大部分内容是编辑编撰的原创性文章,有少量转载,如有涉及到虚假、侵权、违法等信息,请联系我们。
版权保护:本站原创内容(包括文字、图片、多媒体资讯等)的版权均属本站所有。©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